首先是品質比較。傳統打樣的操作方式是半手動的,輸出樣張在墨量的控制及色彩把握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打樣工人的水平及經驗。也正因此,傳統打樣機打出的樣張所獲效果很不穩定。而數字印刷因其是自動化成像,所以較傳統打樣更為穩定。因此,建議工程樣本印刷采用數字模式印刷,節約成本。

其次是使用成本。購置一套傳統的打樣設備,除必須提供與之配套的曬版,沖印設備外,熟練工以及相當規模的廠房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市場一套高端噴墨數字打樣設備,配備專業的色彩管理軟件。其置入成本根據所需幅面不同在2-7萬元之間。其次,打樣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獲取最終滿意印刷效果而增設的一道印刷流程。如拿傳統打樣與數字打樣相比,后者則更顯示出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傳統打樣流程紛繁復雜,要與正式印刷流程一致,則必須先輸出菲林,待PA版曬好后再用打樣機輸出樣張,一旦所獲樣張與客戶的需求不符時那么就需要重頭再來,往往會造成較多耗材的浪費。
最后是工程樣本印刷的生產效率。從打樣的速度上相比,數字單張打印所需的時間基本上是傳統打樣用時的50%,其結果也更為明顯。若拼版、曬版、沖印所需要的時間都忽略不計,單傳統打樣的單式打樣動作,單張打印平均需要30-40分鐘。而目前市場中的大幅面離精度打印機,單張打印速度則可控制在20分鐘以內。
不難看出,工程樣本印刷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必須從成本上進行控制,而以上三面則是綜合考慮了生產因素、印刷質量、客戶滿意度后,得出的最具性價比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