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最新資訊更多>>
- 2025 年,企業... 2025 年,企業宣傳冊印刷 8 大注意事項& 8203;......
總版最新資訊更多>>
- 2025 年,企業... 2025 年,企業宣傳冊印刷 8 大注意事項& 8203;......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我國的印刷術,不僅傳到了上述各國,而且經過絲綢之路影響到歐洲,促進了現代印刷術的產生。
1907年,在敦煌千佛洞發現的回紇文的木活字,是完全按照王禎的方法制造的。據分析,約在十三、四世紀,回紇人的印刷工業曾經相當發達,而且,回紇人的印刷術來源于宋朝和元朝。
波斯(現在的伊朗)是繼回紇之后,中國印刷術西傳途徑上的另一個中繼站。公元1294年,伊爾汗國曾在波斯的首都塔布里茲,用雕版印刷術發行過一種紙幣,是依照元朝的“至元寶鈔”,用漢文和阿拉伯文兩種文字印刷的。波斯著名的歷史學家拉施德在公元1310年完成的名著《世界史》中,也有關于中國印刷史的詳細記載。
十三世紀初建立起來的蒙元帝國地跨歐、亞兩洲。隨著蒙元帝國疆域的擴大,歐洲和中國人員之間的交往逐漸增多,尤其是當時元朝的紙幣,已經達到“每日印造不可數計”的程度,流傳極廣,這也促進了印刷術的傳播。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將元朝的紙幣帶回歐洲,并在他的《游記》中有詳細的記載。十二、三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也使歐、亞兩大洲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接觸,十字軍從東方帶回去的紙幣、紙牌、版畫等印刷品,對歐洲印刷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總之,亞洲各國的印刷術多是從中國傳去的,歐洲印刷術的產生也深受中國印刷術的影響,我國的印刷術,可說是淵遠流長。
現代印刷術的產生和演進
我國發明的活字版印刷術,在國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成為現代印刷術的主流。對中國古代活字版印刷術,有突出改進和重大發展的是德國人谷登堡,他創造的鉛合金活字版印刷術,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直到現在,仍為當代印刷方法之一。
谷登堡創建活字版印刷術大約在公元1440~1448年,雖然比畢昇發明活字版印刷術晚了400年之久,但是,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進、脂肪性油墨的應用,以及印刷機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而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各國學者公認,現代印刷術的創始人,是德國的谷登堡。
谷登堡用作活字的材料是鉛、錫、銻合金,易于成型,制成的活字印刷性能好,像這樣的配比成分,甚至到500年后的今天,也沒有太大的改變。在鑄字的工藝上,谷登堡使用了鑄字的字盒和字模,使活字的規格容易控制,也便于大量的生產。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約在1300年前的我國唐朝。當時,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又以科舉取仕,提倡讀書,盛行佛教,流行經文,對于書籍的需要大為增加,于是,書籍逐漸成為商品。這時,楷書久已流行,紙、墨也廣泛應用,蓋印和拓石的方法日臻完美,雕版印刷術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誕生的。
從現存最早的文獻記載和實物來看,雕版印刷術出現在我國唐朝的初期是完全可靠的。
明朝史學家邵經邦所著的《弘簡錄》中,有唐太宗“梓行“長孫皇后所撰《女則》十篇記載,“梓行”就是指雕版印刷。可見,在唐太宗執政時期(從公元625年到公元649年的25年間),雕版印刷術已經有所應用了。
這一時期留存下來的實物,也充分證明了上述的論斷。如公元1900年,在我國甘肅省敦煌千佛洞發現的大批文物中,有一卷刻印精致的《金剛經》(參看圖1-9),它長一丈六尺,寬一尺,由七個印張粘接而成,上面刻有佛像和經文,卷尾落款是:“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金剛經》現存英國倫敦博物館內,這是保存到現在載有明確日期的最早雕版印刷品。
本文出處: 印刷廠 ,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出處: 印刷廠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我國的印刷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下一篇:蓋印與拓石
- 上海豪禾印務有限公司刊登此文(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只為傳遞信息,并不表示贊同或者反對作者觀點。
- 如果此文(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內容給您造成了負面影響或者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 如果此文(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內容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